首页    |   关于我们    |   企业伦理    |   家庭伦理    |   中日交流    |   中文书籍    |   视频专区
文 章 搜 索
 
相 关 文 章
· 伦理与经济——从亚当·史密斯的
· 企业的盛衰与经营者的心境
· 员工的职业品质决定企业的行业品
· 呕心沥血的感动之作
· 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 基于纯粹伦理的经营理念的研究
· 全球化视野下的环境责任
· 涩泽荣一的道德经济合一主义(要
· 正是伦理经营的时代
· 心灵时代的伦理经营——“敬”、
· 现代日本企业的“社是、社训”
· 伦理实践使企业恢复活力
· 现代日本企业的企业伦理
· 人权与企业
 
心灵时代的伦理经营——“敬”、“感谢”

   伦理研究所理事长  丸山 敏秋

 


  1、作为文明转换期的当今时代

    50年前的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日本人在一片混乱中重整家业,恢复了经济。这被人们称为奇迹。现在,日本的国民人均生产总值(GNP)已超过美国成为实质上的世界第一。从这一方面来说,日本国民的确是已经过上了富裕、方便、舒适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日本国内人心涣散、政治腐败的状况加剧,家庭破裂、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教育的世界也混乱起来了。

    人类历史和文明的盛衰犹如大海的波浪,呈现出一种周期性循环往复的状态。以历史的眼光、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今天的时代正处在一个波浪更替的大的转换时期。

    然而,究竟是什么要变呢?从历史的潮流来说,三、四百年前在欧洲兴起的、被称为“近代”’的文明正在一片轰隆声中一面崩溃  一面向着新的时代过渡。.例如,纯科学的合理主义所带来的认识上的偏差使人们的感性退比,使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素——“同情”和“理解”之心明显地薄弱了。

    近代文明的本质是重视外在的方面(物质)而不是人的内心方面(精神)。这样说并非言过其实。把握有形的、能够测量计量的物质,要比把握无形的、不可计量的精神容易得多。于是,人类心灵的领域被搁置在一边,而探求、利用物质领域的科学技术却异常发达;整体的平衡就遭到了破坏。

    今后,首先必须要改变的是承担文明的主体即人的意识。其变化方向是:第一,由理性至上主义转向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第二。人们的眼光由外在的物质转向内在的精神。而且,生活方式也必须要从弱肉强食的竞争主义向共存共生的和平主义变革。

            2、“纯粹伦理”的特色

    “纯粹伦理” 的基本特色有以下五点:

    1)其根本是包含着东方传统世界观的原理和原则。

    2)伦理性实践的程度与幸福或不幸直接相关。

    3)具有独特的苦难观。

    4)与人的外部行动相比更重视内部的心情心境。

    5)有很多日常的、简单易行的实践项目。

    对于人来说,自由是美好的,但同时人们又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为所欲为的状态中,这就是种种苦难的根源。人们如果不那么“任性”地随心所欲,而是开朗和睦地生活的话,完全可以和平地生存下去。但是。“任性”的思想和行为却给生活带来了痛苦,使人们陷入不幸的境地。这是一种自然的构造,而人们以前没有注意到这种构造。

    正如上面谈到的“苦难” 问题一样,“纯粹伦理” 要人们改正对待事物的看法和想法,要人们不断保持积极的、明朗的心境,其根本在于人们内心世界的状态。然而,无论对谁来说,突然改变内心世界都是极其痛苦的。所以,从行动入手,那些具体易行的事情就成为它的实践内容。

    1)即行

    这项实践要求人们“想到了就立即做”。

    2)明快的问候

    为了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见面时的问候是很重要的。

    3)迅速处理善后

    “问候”或是“回答” 在对儿童的教育中也是很重要的。还有一项重要的教育就是“处理善后”。

    4)遵守时间

    5)彻底的清扫

    除去上面说的五项之外,在家庭中家长和子女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实践项目也还有很多而且每一项都非常具体。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之心,纠正自身为所欲为的行动。

    3、“敬”、“感谢”、“爱”的经营道

    对干从事经营的人来说,“事业就是人”这句话是很熟悉的。事业经营的成功与否,与参加经营的人、尤其是最高领导者的素质、才能、人格、品性是有关系的。

    199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四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上,东海大学的铃木博教授曾作过以下的发言。通过对许多企业的“企业方针”、“公司规定”等的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繁荣的要素有三项,即“利润性”、“社会性”、“伦理性”。企业追求利润是不必多说的,如果没有利润、不能获得收益的话企业就不能生存下去。经营者把这项目标看成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就不停地跟着那些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数字跑。这里所说的“社会性”是指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许多企业也已经认识到这个方面是影响经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伦理性”则是指企业内外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方面问题多的企业不可能取得好成绩。但是,与其他两项比较而言,伦理性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经营者对这方面也是最缺乏认识的。

    伦理研究所提倡的经营伦理就是针对企业中“伦理性” 问题,从“纯粹伦理”的观点出发而得出的理论。它特别注重的问题是:作为一个集体组织的领导而身居最高地位的经营者们,应当怎样陶冶自己的品格、怎样使企业内的人际关系和谐。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敬”、“感谢”和“爱”。

    “敬” 的伦理对于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东亚各国来说是很有亲切感的伦理思想。儒家的“敬” 是要人们身心振作,保待纯一、谦恭、谨慎的心理状态。在“纯粹伦理” 中的“敬”则是要“启发人们的纯情之心使之不断向上”,它重视谦虚的姿态。

    “敬” 之心当然与“感谢”之心即“感恩” 的意识相关联。“靠周围的力量而活着”,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产生出“感谢” 之心,那就不只是可以抑制“任性” 和自私自利的一面,还能够涌现出强大的生活勇气和力量。

    “敬” 与“感谢” 的心情越深厚,自然就越能够培养我们的“爱”心。这里所说的“爱”是指一份温柔之情和体谅之心,相当于儒家所说的“仁”。经营者面对职工和顾客如何进行“爱” 的实践是提高企业伦理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上所述,经营者要加深“敬”、“爱”、“感谢”之心,就必须要改变那种“任性” 的生活态度,认真地向前面谈到的那些实践挑战。人类本来就是保守而懒惰的动物,所以除非是遇到大的苦难,人们是不会坚决地进行陶冶自我的实践的。每天一点一点坚持下去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但一个人孤零零地去坚持还是很困难的。所以企业的经营者们成立了伦理法人会组织,在日本各地广泛设立这种共同学习经营伦理的场所。而且,各个会员企业都使用伦理研究所发行的《职场的教养》这本教材开展每天的“朝礼”活动。通过进行“朝礼”活动,加强了企业内部工作上的联系与合作,在提高士气方面发挥出显著的效果。  


人类幸福之路
 

    今日最美好

    苦难乃幸福之门

    命运自拓,境遇自造

    世人乃吾镜,万象乃吾师

    夫妇本是一对反射镜

    子女是演出父母心理的名演员

    肉体是精神的象征,疾病是生活的红灯

    明朗乃健康之本,和爱乃幸福之源

    人违约,必失自己之幸,夺他人之福

    工作乃世上最大喜悦

    十一 万物皆有生命

    十二 得在于舍

    十三 本不忘,末不乱

    十四 希望乃心中的太阳

    十五 信则成,忧则溃

    十六 尊重自身,及于他人

    十七 人生犹如神导剧,主角便是我自己
 
 
日本伦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2016-2017
Email:ushinntu@126.com
推荐最佳分显示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