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伦理研究所研究员 前川 朋广
企业与家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因此,很多时候人们常常认为二者是毫不相干的。经营者本人也是这样:最关心的是本公司的繁荣,怎样引入各种经营管理方法和制度以求得公司的持续发展。然而,仅仅关注于此企业经营是不会取得良好结果的。公司是人群的集中场所,企业是在人际之间进行的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最终决定经营成败的是经营者自身的人性或者说是他的伦理观念。而构成人的伦理观念之根基的是家庭伦理实践。就是说,经营者是企业人,同时又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伦理实践之状况将深深影响着企业经营活动。
在伦理研究所,为了明确企业经营与家庭生活的相互关系,长时间来坚持对经营者进行家庭伦理重要性的教育。本文就立足于丸山敏雄伦理思想的观点,试图阐明企业与家庭的联系。
1、经营者与家庭
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点。它是衣食住的源泉,精神生活的核心、产生快乐的原点以及人们各种活动的根本。家庭是以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为轴心而建立起来的。这一横向与纵向的十字关系成为人伦的主干和出发点。对经营者而言也不例外。在成为经营者之前,早已有了对父母的子女伦理、对妻子(或丈夫)的为人丈夫(或为人妻子)的伦理,对子女的父母伦理。遵循人伦之道,就潜存了作为经营者的组织统领能力和企业发展力量。
如果做为立足点的家庭关系发生了破裂,不能过上美满的家庭生活。一个人的性格或人格就会出现偏离。当然精神上会处于不安宁状态,也不会在经营中冷静判断和准确决策。一个放弃了作为家庭成员本分和责任的经营者,他不会成为公司这一人群集体的合格领导。当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或企业倒闭时,表面的原因是经营战略或经营能力的欠缺,但是,根本的原因却存在于经营者本人的家庭关系中。敬奉父母、爱护配偶这样的伦理实践是经营者心灵的起点。
2、感恩意识的深入与经营
子女对父母的应尽行为是“敬奉”(恭敬)和“孝顺”(体贴),“敬奉” 与“孝顺” 的共同基础是“感恩意识”,“感恩意识” 的深入决定了“敬奉”和“孝顺” 的程度。深怀对父母的感激,这是对自我生命本源的追溯,这种意识将纯洁人们的精神、增强生命的力量。进一步说,对赋予生命和爱心养育生命的感激,就是要培养我们对完整生命的尊重。激发出创造的原动力。唤醒喜悦劳动的精神,开发各种潜能,这些都是源于尊重生命。
经营者由对自己祖先父辈的深切感激而体现出的伦理实践,就会放射为对职员、顾客、客户、家庭成员、社会全体的感激之情。这种精神就会渗透到职员中,随着公司道德状况的提高,逐渐地就将带来公司的繁荣。经营者为了使经营向积极方面发展,自身就要过一种积极的生活。无论提出了怎样高远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只要经营者以身作则、率先进行伦理实践,职员就会被带动起来。
回声股份有限公司儿玉志郎经理的实践
儿玉志郎经理在东京上野经营以“磁性项链”为主的贵金属服饰用品的制造、销售,公司名为“回声”。在公司景气、鼎盛时,他干事马马虎虎,沉缅于奢侈旅游中。十多年来,常常一出门也不与公司联系,一个星期不到公司露面。即使这样,开发出的磁性项链因名声好仍有销路,每月的交易总额达到2.5亿日元。然而,公司的鼎盛只是短暂一瞬,由于小额负债的不断发生,客户破产等原因,公司反欠下了3千万日元的债。较早进行磁性项链开发的企业受到厚生省违反药物法的指责,这又给生产健康磁性项链的企业以沉重打击,盛况突然中止。公司内,由于规模扩大产生了经营状况恶化的结果,大约五十名员工先后离开了公司,最后只剩下十几人。
正在这时,儿玉志郎经人介绍,知悉了纯粹伦理,参加了“清晨集会”。经过学习,他从内心中感到,对于长年辛勤操劳的妻子“非常有愧”。于是在伦理研究所指导员的指点下,专心攻读经营伦理,并接受关于公司经营的个人指导。
“儿玉志郎立誓”
讲师问道,“您双亲还健在吗?”儿玉志郎回答说“母亲身体尚好;我很感激她。但家父在我五岁时就去世了,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是他没有照顾过我的生活。”讲师又说“怎么这样说呢?!令尊的形象总会给小时候的你留下难以泯灭的印象。你对父亲太不孝了!”讲师又严厉地向他指出,“父母是你生命的创造者,如果你不是从内心中倾注爱心,感激他们,你又怎么能感激其他人呢?尽快回信州(长野县)省亲,了解你父亲的有关情况。”
儿玉君回到故乡后,耳闻了因心脏病而死的父亲的有关事情。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还拉着他母亲的手说“把命苦的幼小儿子交给你了。”儿玉君参拜了父亲的墓。
他在父亲长眠的墓前叩下了头。他深感歉意“爸爸!我实在对不住您。全然不知道爸爸您的心意,我还说什么您从来没有照顾过我,我是自私的呀!”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一个人哭着,这时从腹中涌出一种力量,胸背感到热呼呼的(我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负父亲。要时刻铭记父亲的希望重新振作起来。)
重建工作因儿玉君精神饱满和所持土地以极高价格卖出而得以顺利进行。尤其是那些对伦理半信半疑的职员,真实地感受到了儿玉君的变化,也开始表示相信,并参加了伦理研究所的企业研习会的讲课,伦理迅速地渗透到公司中,工作场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3、爱情意识的深入与经营(经营者与配偶的关系)
“人何故被分为男女两性呢?其实这不仅仅限于人类,通过阴和阳,正和负二者的对立统一而产生万象。生命和幸福。一切的生成发展,正产生于这两种相反的力量融合为一体之时”(《人类幸福之路》第五条《夫妇是一对反射镜》)。就是说,当夫妇二人心思一致合谐时,家庭的健康、教育、事业、经济就会有良好的开端,并创造出种种幸福。相反地,当夫妇背离应当遵守的夫妇之道、心思不能合一,就会因此导致各种问题。企业经营也是这样,经营者夫妇的关系状态就影响着经营状况。
例如,有位经营者,他处处流露出“是我养活了整个家”的傲慢态度,操纵家庭,使家庭失去生机。妻子和其他家庭成员敢怒不敢言。这样的经营者即使在公司里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态度,即所谓专断的经理。职员只是慑于经理的权力而在表面上服从,但在内心中却满怀怨恨,公司内的秩序就会打乱,职员稳定率就会降低。再进一步,由于出现类似渎职行为、没有达到经营者本质要求的现象,公司内部的腐败就会加剧,公司就会遭到经营恶化、破产这样的局面。
(实例)都机工股份有限公司长桥让经理的实践
长桥让君在千叶县松户市经营销售机械工具(以及零配件)的“都机工公司”。他从来没有想到出现了职员突然地相继辞职的事情。在创业阶段,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气候影响下,资金和工作都无阻碍地顺利扩展。公司名称被安了一个“都”字,源于长桥让君立志让公司将来成为本行业的领头。1978年之际,职员人数超过了十名,但这以后,干部职员纷纷辞职,迟到和擅自旷工成为家常便饭。结果,长桥君只担心公司能不能维待下去,而对职员一点也不加关心。
此时他偶然听说了伦理,参加了“富士伦理学苑”举办的经营者研习会,注意到了自己臭不可闻的恶劣形象。公司的规模虽然顺利地扩大了,经营者却以傲慢态度进行经营,对供货厂商“买货”、对职员“干活”,把公司当作“做工作的家”。
“长桥君立誓”
①在研习会接受个人指导时,讲师告诉他“你心思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造成了你目前身边的局面。请改变你的心思。” 但他还是不十分清楚,他仍然想“无论如何我是必须改变心思,因为有了我才有了公司。我是经理。”
不过,他又继续听到“家庭安定吗?如果没有家庭的安宁,就不会有企业的繁荣”,他开始想“家庭和企业的繁荣确实有着联系”,思绪明朗了。
例如,我回到家时,本来远远看到妻子和孩子们在起居室尽兴欢乐的情形,但我一进入家门,他们谁都离开了起居室。只要听到我开门的声音,他们就都消失了,过去我常自傲地说“没什么意思”、“大概我威严,他们怕了,这很好。”
②在研习会上知道了家庭的重要性,决心认真听取妻子的劝告。以前,无论妻子说什么。我都是“这事不能这样,女人家怎么行?”粗暴阻止她。我一旦发脾气,就扔垫子,踢东西,推翻饭桌。家庭绝对不能说是和谐的。因此职员辞职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他深切反省到:只有改变自己,自己一旦改变了,家庭和公司就都会兴旺起来。
“长桥君的实践”
①晨起的实践和最先到公司的实践
②主动问候他人的实践
在家里,先对妻子大声说“早上好”,然后,六点半时到三个孩子面前问候“早上好,祝你们今天一天愉快!” 到了公司,逐个地对来上班的职员高声问候。
长桥君刚开始伦理实践之初,许多职员都十分惊讶经理的举动,面对此,他本人对职员们说“从今往后我要有所不同了,希望诸位给我一次机会。” 受到经理明朗态度的感染,职员也发生了变化。自此,公司团结一致,开始学习丸山伦理并付诸实践。以后再也没有职员辞职的事情了。长桥君过去那种“是我支撑了这个家”、“是我管理着这个公司” 的傲慢消失了,令他本人最为惊讶的是,他也表现出从内心深处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家庭关系改善了,于是经营者与职员的关系也就得到改善。
结 束 语
如果人性不是纯朴的,就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也不会产生有效行动。这种纯朴之心就是开发出尊敬先祖、爱护配偶实践的源泉。当经营者犯主观的毛病、对周围人们的劝告和建议充耳不闻时,就会失去家庭生活中的纯朴之心。父母生育子女是理所当然的、妻子听从丈夫的话也是应当的,以这样一种傲慢态度在企业经营中,结果将阻碍富有潜力的想象和创造性,自己挖掘了失败的坟墓。从上述两位经营者的体验可以知道,企业经营和家庭有着互为表里的关系,二者紧密相关。
组织化了的最高领导所产生的行为给予他周围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正因为此,对他们就要求有较高的伦理观念。经营者的伦理实践提高了职员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品位。在不远的将来,不以伦理为根基、不进行伦理经营的企业,就不会存在和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