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伦理研究所研究员 田中 范孝
一、现代青年的性意识
(一)结婚与男女关系
在我国,有关男女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在二次大战以后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战后社会构造的急剧变化和欧美各国思维方式的影响而造成的。据日本总务厅青少年对策本部出版的《现代青年生活理想研究调查》(198年实施)表明:“一方面要求个人的自由意志进一步得到尊重,强调男女平等的思想在不断扩大其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方法在许多方面还残存有强大的势力。”
上面的调查对现代青年在男女关系方面的意识也进行了测问。测问分为以下7个项目。
A 认为结婚有适龄期
B 认为结婚应考虑门当户对和般配与否
C 没有爱情的夫妻应当离婚
D 婚后可以不要孩子
E 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性交
F 同居
G 未婚母亲
对上述项目表示赞成(包括“赞成”和“一定程度上赞成”两部分)的人数比例,按性别区分开来就可得到表①。
表①有关男女关系的意识(赞成率%)
同 居 |
男58.9 |
女 44.4 |
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性交 |
58.2 |
39.9 |
没有爱情的夫妻应当离婚 |
69.1 |
77.6 |
考虑门当户对和般配与否 |
27.2 |
38.6 |
结婚有适龄期 |
65.7 |
63.0 |
婚后不生育 |
25.7 |
24.6 |
未婚母亲 |
21.3 |
19.0 |
由上表可以看出,男性对“同居”、“下以结婚为前提的性交”两项,表示赞成的人多;而女性则对“结婚应考虑门当户对和般配”一项表示赞成的多。而且,女性对“没有爱情的夫妻应当离婚”一项表示赞成的多。而对于“结婚有适龄期”一项表示赞成的,不论男性女性都很多。同样的,对“婚后不要孩子”和“未婚母亲”两项看法,男性和女仕之间没什么差别。
(二)20岁以下青年人的性意识
类似“男女7岁不同席”这样严格管束男女关系的言词在当今早已经被风化。年轻的恋人们手挽手在大街上并肩而行的景象已变得理所当然,而在众人面前旁若无人地亲密拥抱的年轻伴侣也屡见不鲜。据NHK世论调查部编集的《现代初·高中生的生活与意识》(198年调查)表明,初中生里与异性进行一对一交往的人占学生总数的7%,高中生里则占到18%。而对“未婚者的性生活”回答中,所谓“解放派”在初中学生中占到44%,而高中生里则占到65%。这个比例大大超过了那些认为“不举行婚礼就不应该过性生活”的“严肃派”(如表②所示)。
表②未婚者的性生活(%)
|
结婚前不可 |
订婚后可 |
真正相
爱可以 |
无婚姻或爱情关系 |
不知道,无答案 |
初中生 |
20 |
12 |
32 |
5 |
31 |
高中生 |
20 |
14 |
51 |
6 |
10 |
据 1986年的记录表明,20岁以前生育的为 1万 7687人次.占总人数的1.3%;20岁以前作人工流产手术的为10万8424人次,占总人数的5.4%。基于上述情况,调查者还指出“由于过早生育而造成的婴儿被弃甚至遭残杀的悲剧事件也不绝如屡。”在这种背景下,对于20岁以前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呼声开始高涨起来。前些年发生的“女高中生填塞水泥杀人事件”曾震动了全日本的家长们,这也是一桩由十几岁的青少年导致的恶性性犯罪案件,是“性解放”所造成的悲剧。这一点将放在后面作进一步讨iZ。
(三)各国青年的性意识
下面我们来考察一下各国青年对“性”的看法。表③显示了世界各国的青年对“婚前性交”的看法。对一无论如何都应避免婚前性交”这个问题,日本青年中持赞成意见的仅有9·3%,而中国次于新加坡却也高达40.5%,非常引人注目。据世界青年意识调查表明,在日本,这个比例一直是减少趋势,到1988年,只不过是美国的一半,而接近于瑞典、英国、西德、法国。
表③婚前性关系(%)
|
应避免 |
只要有感情 |
无爱情也可 |
没回答 |
新加坡 |
60.1 |
33.5 |
2.1 |
4.3 |
中 国 |
40.5 |
22.6 |
2.0 |
34.9 |
南朝鲜 |
34.4 |
59.6 |
4.6 |
1.4 |
美 国 |
18.9 |
69.7 |
10.8 |
0.6 |
葡萄牙 |
14.8 |
71.2 |
13.2 |
0.8 |
澳大利亚 |
11.7 |
65.4 |
20.6 |
2.2 |
日 本 |
9.3 |
70.5 |
4.5 |
15.6 |
英 国 |
6.3 |
71.1 |
20.7 |
1.9 |
瑞 典 |
5.9 |
73.3 |
19.8 |
1.0 |
西 德 |
3.8 |
71.6 |
15.4 |
9.2 |
法 国 |
3.8 |
73.l |
22.5 |
1.1 |
(四)对性价值观的变化
但是,只以上述情况为根据而说明日本的青年们对“性”采取放任态度,丧失道德规范也未免太轻率了一些。表④是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的“性生活印象”调查的总结(以1990年京都市内200名大学生为对象)。从这儿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认为“性生活”是“重大的事情”,不应轻率对待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很多。而且他们认为,毫无疑问,性是与妊娠育儿相联系的行动,而女性比男性更为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通过表④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对于性的慎重态度里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爱情的重视。当然,把性看作是“单纯的欲望”的发泄的年轻人也绝不在少数。但更多的人则以积极态度认为性是互相爱慕的男女之间自然发生的行动,或者说是重大的“仪式”。这一结论我们从对上述资料的观察分析中就可以得出。
表④性生活印象(对各项目表示同意的%。复数回答)
|
男·体验群 |
男·未体验群 |
女·体验群 |
女·未体验群 |
愉快 |
80 |
65 |
45 |
7 |
舒服 |
68 |
45 |
36 |
14 |
美妙 |
49 |
38 |
48 |
21 |
温柔 |
32 |
15 |
24 |
14 |
美好 |
22 |
19 |
18 |
5 |
感动 |
29 |
15 |
42 |
20 |
重大的 |
44 |
42 |
64 |
58 |
恐怖 |
12 |
9 |
12 |
32 |
悲伤 |
7 |
4 |
9 |
1 |
不洁 |
10 |
4 |
6 |
5 |
厌恶 |
29 |
23 |
18 |
9 |
单纯欲望 |
27 |
46 |
24 |
23 |
随便 |
0 |
4 |
3 |
7 |
其他:感到有动力(男性·未体验群)
该重视的事情(女性·未体验群)
生育的机会(女性·未体验群)
互相满足(女性·未体验群)
上面的资料表明:在日本,“性”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迄今为止,支配着日本人“性”意识的价值观是互相对立的二元性价值观。其一是依据上古时代神道的自然崇拜的原理而形成的自然主义式性意识,其特点就是开放而不加任何制约。另外一种是建立在江户以来确立的封建道德基础之上的所谓严肃主义的性意识。在现代,男女之间有可能建立起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关系,上面所讲的旧时代的性意识、性观念正慢慢崩溃,寻求新的性道德规范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丸山敏雄的“性伦理”思想
(一)性与婚姻
伦理研究所自创立以来,一贯地向青年倡导“性的神圣”观念,这一观念的基础就是研究所的创立者丸山敏雄所提倡的“性伦理”。例如,关于男女关系问题,丸山敏雄曾在他的著作《青春的伦理》中作过如下论述。
“男女两性的存在!这是多么奇妙的事实!又是多么美妙的现实!男性、女性,都最大限度地发挥着各自的个性,才渐渐有了缤纷的色彩,有了黑白分明的人世间。因此,在青年时代,就应当不断培养男性和女性,他们独自的作为异性的不同素质,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玲珑似珠,纤妍如蕾。个性发展的顶点就是美的最高峰!只有这样,两性的结合——婚姻这一‘男’与‘女’的百年结好——才会是充实而牢固的”(《青春的伦理》第23页)。
“世人所说的青年人的恋爱,那种用整个生命去追寻爱恋的热情,其实并不是爱的顶峰,而只是出发点,是爱的黎明。真正的夫妻间产生出的爱情——这是那些受到伤害和侵犯的人们想像不到的——是无可比拟的,不假于思虑的,温暖和润泽的感觉。这样美妙的夫妻生活,只能来自于完全的童贞和处女。如果把有着许多缺点的人集合起来,又怎么能够成为完美的结合呢?正如两个不够五十的东西,加在一起又怎么能够达到一百呢?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要保持童贞,誓死保护处女的纯洁性。夺取这些,给他人造成混乱的人,就是抛弃了个人幸福,盗取他人幸福的人”(同前书,第25页)。
人类活动的一切结果都是由完全和谐一致的夫妇所产生出来的。爱的基础是健全的性机能,合一的中心是纯洁无理的“性之情”。为了达到这一切,丸山敏雄教育我们要坚定而专注地保护性的纯洁性。
(二)性是生命的根基
正如青年人把性看作是“重大事情”一样,九山敏雄所提倡的“性伦理”的真实目的也就在于,他从正面强调性的重大性,以高声断喝的姿态告诫人们男女间由纯洁、正派的爱情而生发出的“性”,将影响人们婚后生活的成功(幸福)与否。
“性是生命的根基。人们没有理由只尊重生命而贱视生命的根基。在人类活动中,和‘食之情’一起成为人类生存、子孙繁衍的两大必不可少的支柱。如果没有这两大支柱,也就没有生命。性的神圣,就体现在这里”(同前书,第102页)。
(三)性的神圣
“性的伦理就是在了解了性的神圣之后,尽全力去维护它。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这种神圣的‘性之情’,没有理由被看作是‘情欲’。所谓情欲,是毁伤正常的人格的邪念,是妄想。就如同扰乱正常修行的恶魔一般。这种思想、宗教,曾经长期支配了我国人民的心灵。所以性也被说成是‘情欲’,人们想到性就感到卑下,一触及到性的问题就感到肮脏。于是很快就发展成为女人卑贱,女人的肚子成为可‘借用’的,女于与小人难养,女人也就成了修炼的大敌,对女人的禁制也泛滥起来了。
谈性成了卑劣的事情,被认为是淫猥的。有关性的种种土著风俗也被当作迷信;而有关性的信仰、神社、祭祖也被斥之为野蛮的习俗。无论是学者、道德家还是宗教家,他们都陷入这样的偏见,被迷信困住了。现在,摆脱这种重大的民族性错误,回归到真正正确的自然中去的时代来到了。我国那些开天辟地的神话(御命国诞生神话等)一向被看作是令人生厌的野蛮迷信之说,然而我认为它们并不是肮脏的、令人厌恶的生殖神话,而是作为人类与自然生命的起点、幸福的起点的神圣世界的神话。我们民族的伦理、经济、信仰都是以‘性’为出发点的事实,也就证明了性的伦理是严肃的人生生活的根本法则”(同前书,第111页)。
丸山敏雄告诫我们的内容可归纳如下:性不是禁忌之物,不是淫糜的东西,也不是可供玩弄的东西;它是神圣的、崇高的,是保障人类幸福的“宝玉”。所以我们不能够轻率地对待它,而要拼命去珍重它保护它。
三、性与教育
(一)性伦理教育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宣传性只是快乐对象的杂志和录相充斥街巷,当今的青年们毫无防备地被置于这些“毒牙”之前。前面举到的“填塞水泥杀人事件”等等就可以算得上是这些社会的可悲的牺牲品。但问题的本质还在于那些不得不逃避到性的快乐之中去的年轻人的状况。他们所处的这块社会土壤没有教给他们爱的美好。也没把他们当作人来培养。因此必须得给这块“教育的不毛之地”施用能够根治的药物了。已构成犯罪的青少年们,其行为已脱离常规,在他们身上已看不到任何人类的善良了。如果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那伯仅仅是稍微地接触到一些“人类的善良” 的话,悲剧也一定不会发生。在这一点上,那些丝毫都没向孩子们显示过爱的博大与美好的家长们是应该受到严格的“问罪”的。人们所期待的“性的伦理”的建立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应该更自觉地认识到,用生命去互相热爱的男女之间亲和的性,能够带来婚后生活的深刻的喜悦,这也是对孩子们有形无形的教育。
在现代,几乎没有重新探讨“性伦理”的机会。甚至可以说,人们追求的只是以生物学的性知识为中心的性教育。在日本,也有人想把这些加入到小学生的课本中去。然而九山敏雄先生十分严厉地否定了这一做法。他说:“这难道不是将人类爱的结晶,燃烧生命的性之情的花朵混同于植物性暴露的世界和动物的肉欲了吗?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二)夫妻的性
性不是形式而是心灵。作为爱的结晶的性,在夫妇生活的中心,发挥着其真正价值。现代人必须要重新回顾一下那种一对一的、对等的男性和女性无条件、无要求地相爱、结合时的爱的欢乐和重大。伦理研究所提倡的夫妇伦理就是:“世上的一切幸福都是从夫妻这对男女的紧密无间的结合中产生出来的。”
伦理研究所丸山竹秋理事长以性的本质为背景对男女之爱作过如下论述:
“人类男女之爱的重点必须放在磨炼人格、净化灵魂、提高精神境界之上。玩笑式的动物性结合,是不可能体味到真正的性的欢乐的。奉献了身心,就等于是奉献全部的人格。只有自觉地意识到并准备做到这一点,男女之爱才是真正开启了欢乐之门。”
(三)崭新的价值观
如前所述,在4国,“男女相互尊重平等结合”的观念终于以青年人为中心逐渐开始扎下根,井能使人们预见到未来的希望了。日本人已经告别了那种把女性只看作是性交对象,而性交只是男人的事情的历史。青年人正开始拥有了新的性价值观和创造的可能性。我愿意相信这一事实。然而,那种爱的性欢乐最终是否都能成为每个人自身的东西呢?这就不仅是性知识教育的问题,这也是与以“自他共存、共存共荣、调和协调”为基调的心灵教育和实践相关连的问题。
(原载陈瑛/丸本征雄合编《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实录》,1993年,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