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球伦理的提倡 |
早在100年或50年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地球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达到如此之严重的地步。毫无疑问,在新的世纪当中,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将是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 1985年,伦理研究所第2代理事长—丸山竹秋(现已故)在机关杂志《新世》9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地球伦理的推进”的论文。从那时在日本诞生了“地球伦理”这个词汇。那么,什么是“地球伦理”呢?简单地说:以地球的安泰为最高目标,地球人的,靠地球人实现的,有益于地球人的伦理。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离开地球将无法生存。 |
也许将来宇宙得以开发,但是目前的人类毫无疑问都是地球人。伦理的主题是地球人,所以用“地球人的”词汇是恰如其分的。伦理只有实践才有意义,所以说“依靠地球人去实现”。进一步地说,通过实践人们的生活得到提高,地球的秩序得到保障,才会建设一个和平的社会,因而称之为“有益于地球人”的伦理。 |
|
 |
●地球的安泰 |
地球是不断运动且具有生命的圆球,它创造、孕育着一切生命。没有地球的安泰,地球人的幸福就不会得到保障。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地球人是地球的一部分,构成为实现地球的安泰这一最高目标而应有的规范,就是“地球伦理”。 “纯粹伦理”是伦理研究所多年的研究对象,是实践和普及的基础,是“地球伦理”的依据。“地球伦理”并非是一般的社会规则(人定的规则),而是来源与自然的生活法则。 它是站在整个地球的角度,包括环境保护的实践,以地球的安泰为目的的世界范围的伦理。伦理 |
的主体当然是人,但伦理的对象却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其他的生物,山川、河流、森林等,包容万象。 |
|
 |
●地球伦理的理念和生命观 |
地球伦理的理念是调和协调、共尊共生。随着近代文明的发展,人类在贪婪的欲望驱使下,自然成为掠夺的对象,不断地破坏生态环境。为了抑制这种利己主义的蔓延,必须唤起遵循自然法则的自然调和。为增进人类的幸福保持协调,尊重其他的存在求得共生。这些调和协调、共尊共生的精神正是「地球伦理」的理念。为这些理念确有实效,有必要对生命重新认识。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万物都具有生命。并且是一个聚合体。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在于:生物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既具有新陈代谢和繁殖能 |
力。但是例如杯子、山、水等非生物同有杯子的形状和特性及作用。山、岩石、水等的存在同样拥有它的作用。 人具有人最本质的东西。同样,树、草、石头等各自具有构成其本身的本质的所在。我们把这种根本的力量和作用称之为原基,用元基的性质来分析,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生命,是维系的一个整体。 本来任何地球就是一个整体,并非分别独立存在。人类及存在地球上的万物都离不开地球这个场所。并且靠元基和无机物以及其他的生命体联系在一起。 从这种意思上来讲,自然界的所有存在都是宝贵的。如果不相互尊重,相互保持协调,就不可能共尊共生。如今,正是因为缺乏这种认识,利己主义不断膨胀才导致地球环境的严重破坏。 |
|
 |
●和诣的原理 |
地球伦理的理念在于"物境不离"的原理。所有等物体都保持其一定的形状并存在某个空间。同时它存在于把和空间维系在一起的时间中。因而它脱离不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既然叫做‘物’就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占有一定的空间。也就是某个东西以某种形态,在某月、某日这个特定的时间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方。以某个时间为背景的地点,叫做‘境’。 既‘环境’。物和境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它们二而一,一而二。并非独立存在,物要成其为物就一定要有境,而境要成其为境一定要有物。一件物和一处境的固定关系是唯一的,只有这样才算和谐。否则,把汽车放进食堂,把饭桌摆进车库里,这是物境分离,就不和谐了。物境不离原理贯穿自然,影响人伦关系的许多方面,是万象和谐的根基。然而,现代人认为物境分离,把物体和环境来分别对待,因而引起 |
了各种混乱。为了让人们认识到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严峻现实,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紧迫感,伦理研究所提出了“救助地球的十项实践内容”。 |
一.植树。哪怕是空间有限的院落、阳台都应该植树。在住处周围尽可能地增添绿色。即便是一盆花、一株草、一棵树,也绝不可以轻视它们,这样的心境与保护森林的精神是相通的。
二.爱护绿地。注意不要践踏绿地,如果看到玩童乱折花木,哪怕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也应上前制止。让所有的人都注意保护周围的林木和绿色,不要让绿色的面积再减少下去。
三.彻底清扫。清扫是美化地球的第一步,不仅城市应该清扫,山川河海、田野等一切都应当消灭垃圾。
四.把垃圾带走。决不随手乱扔空瓶子、烟头、口香糖等,去野外时应注意带走垃圾。
五.珍惜纸张。纸要正反两面都用,购物时拒绝那些不必要的包装,尽量自备购物袋,不糟蹋纸巾、手纸等,不作无必要的复印。
六.节电。随手关灯,不看时要把电视关掉,提高冰箱、洗衣机的效率。
七.节约汽油。尽量减少自家车,尽可能利用公共交通设施。
八.节水。感谢作为生命之本的水资源,不浪费一滴水,洗脸时不要大开着水龙头,浴缸的水应设法再次利用。洗汽车时用水要适量,淘米的水可用作浇花。
九.不污染水质。要努力保持各种水资源的清洁。
十.回收利用。空瓶、空罐、费报纸、旧杂志等应分类整理可以方便回收,尽可能选用有可能回收、再利用产品和容器,积极利用再生纸,尽量维修各类用品,以延长使用寿命。
应该平时就留意象这些谁都可以作得到的实践。 |
另外。平时明朗的问候、遵守秩序、认真地履行诺言、扫除等等都是对“地球伦理”的重要实践。比如说在我们饭前饭后的充满谢意的一些问候,都和期盼地球的安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是人类远离“生命”的时代。如果把21世纪作是“生命的世纪”,那么,就应该广泛地呼吁“地球伦理”,用全球的眼光思考,从身边的事情作起。 |
●地球伦理推进奖 |
伦理研究所为了广泛地推动地球伦理,平成10年设立了地球伦理推进奖,对在地球伦理的实践方面做出贡献的团体进行定期表彰。 |